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为进一步减少疫情影响,激发市场活力,日喀则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充分履行职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推深做实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登记注册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名称自主申报等改革举措,将原来的办照时间平均缩短了四分之三以上,大幅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我局登记注册企业共计4214户,注册资金496.76亿元,今年以来,登记注册企业共计384户,注册资金26.45亿元,涉及“先照后证”市场主体95户。全面推进注销便利化改革,放宽注销条件,降低企业注销成本,截至目前,注销登记(含简易注销)退出市场主体114户。

创先优化审批服务方式。是推行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开办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按照少限制、多放宽、少干预、多引导的原则,率先试行企业住所(经验场所)申报承诺制,企业可通过自行申报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信息,并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做出承诺,从而减少住所证明材料。今年以来,按照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的要求先后为210家企业办理了注册登记。二是推行企业住所“一照多址备案制”。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更好更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实行“一照多址备案制”改革,即在一张营业执照上,同时登记多个经营场所,企业无需再为这些经营场所单独提交申请材料和申请营业执照,大大减少了申请材料和申请环节,优化了营商环境,我局已办理首个“一照多址备案”。是推行“容缺受理”服务在企业登记各环节,探索实施“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督、失信有惩戒”的审批管理模式,若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申请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由登记机关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时限,便可按正常程序为其办理,打破了“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的传统,变为“一边补正材料,一边受理审核”的办理程序。今年一季度以来共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容缺受理”19余次。

着力提高审批服务质效一是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开展“四减”工作,优化审批层级,精简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同时,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先后为先后为66家(人)招商引资企业、自主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残疾人等提供“特事先办、急事快办、易事即办”的行政审批服务。积极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企业注册、翻译、刻章、税务登记备案“一条龙”,企业开办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简单注册变更业务实现即来即办。着力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三是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依托“西藏自治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和“西藏政务服务网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线办理业务,不断推动登记注册审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着力解决“排长龙”办理营业执照的现象,实现由“面对面”向“键对键”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截至目前,企业通过全程和半程电子化办理各类业务量达到93%。

创新政务服务便民举措。提供营业执照寄递服务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了让市场主体零跑动,目前已开通营业执照邮寄服务。凡是不能到便民服务大厅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可以通过书面申请营业执照邮寄服务。工作人员在收到书面申请后,将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营业执照,企业可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办理营业执照,二是建立便民电子邮箱,着力解决“退回告知难”问题。面对全程网办系统存在给企业退回的告知修改意见受1500字的限制问题,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积极创建电子邮箱,将超过“1500”字的告知修改意见,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市场主体,切实为企业减轻跑动成本。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凝聚改革发展动力。不断利用大众传媒、政务服务网、西藏企业全程电子化平台、政务大厅显示屏等载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日喀则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

20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