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标准化建设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7月16日至20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普布卓玛、自治区职转办和技术支撑公司工作组一行对日喀则市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边巴平措全程陪同调研。  

图片1(1).png

根据调研行程安排,本次日喀则市调研工作从江孜县热龙乡便民服务中心开始,全程视察了江孜县、康马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拉孜县、白朗县等6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4个乡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图片2.png

调研过程中,工作组认真细致地了解了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窗口设置、事项办理、单位入驻、工作人员配备、窗口考核、综窗改革以及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等,并对我市在落实《加快推进西藏自治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方案(2022-2023)》中采取的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亮点及特色创新进行了肯定与认可。一是在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过程中,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基层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采取了较为有力的措施。如:江孜县热龙乡推进“一户一档”电子数据库建设工作,体现了乡党委政府对基层服务更加便民、高效的重视;康马县嘎拉乡党委主要领导积极沟通边境派出所,待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将安排边境派出所入驻,为农牧民群众和外来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边境管理通行证》办理服务;拉孜县查务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置12个窗口、16个工位,医保、社保、民政、保险、邮政等18个重点领域事项全部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实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轮班坐班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机制。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本级财政支持、对口援藏资金投入、盘活闲置资产等途径,积极实现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如:江孜县新建政务服务中心于今年3月投入运行,场所面积为524平方米,入驻单位15家、事项84个,并配备了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居民身份证信息采集室等。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管理上充分发挥“红黑榜”指挥棒作用,提高了事项入驻与服务效率;康马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扫码评价”措施,让群众监督更方便更有效;定结县党委政府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本级财政投入”等方式,积极规划改造县、乡两级政务服务场所,计划利用两2年时间完成所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所标准化建设目标。目前,正在改造中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将于8月底投入使用。

图片3(1).png

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组也指出了日喀则在政务服务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要求按照问题导向、逐一整改完善。一是电子政务外网未迁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由于各乡(镇)电子政务外网未迁入便民服务办事大厅,导致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非常低。二是政务服务场所标准不规范,面积偏小、事项入驻率低问题仍存在。个别县、乡(镇)政务服务场所面积偏小、可办事项较少,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群众等候空间过于狭窄,不利于群众办事。三是综窗建设有待提升。因场地、人员等限制而导致无法进驻的事项以及低频事项等应积极纳入综窗,并借助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方式,实现“一窗通办”。四是自治区一体化平台技术支撑不足。市级层面要统筹考虑政务服务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平台使用率。

图片4(1).png

调研后,工作组视察了日喀则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并与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进行了座谈。翌日,视察了《日喀则市试点乡镇、村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试点乡白朗县嘎东镇便民服务中心,了解了日喀则市通过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子加油证明等措施,推进零散成品油加油批准。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调研工作组反馈的问题和要求,认真研究梳理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整改落到实处。